谷歌智能手表的特点

时间:2025-08-12 15:01:57
谷歌智能手表的特点

轻交互、手势和语音控制。

  谷歌智能手表的特点1

从目前来看,我们期待的是两款谷歌的智能手表,代号分别为Angelfish和Swordfish,这两款智能手表都搭载了下一代Android Wear 2.0系统,并且采用了非常简洁现代的极简风格设计。不过遗憾的是,目前关于这两款智能手表的消息并不多,而目前唯一的曝光来源就是爆料大神Evan Blass和Android Police曝光的渲染图和发布时间而已。

下面就和我们一起来看看谷歌Pixel智能手表和Android Wear 2.0系统迄今为止我们知道哪些消息。

2017年年初亮相

不久之前, 爆料大神Evan Blass表示,谷歌将在明年3月之前继续推出自有品牌的Android Wear系统智能手表,并且他表示谷歌的新智能手表将采用最新的Android Wear 2.0操作系统。

既然时间定在了明年年初,那么最有可能的时间点大概就有这么两个。首先就是明年年初的CES 2017消费电子展,从1月5日到8日,基本上是一些消费电子产品的最佳亮相时机。另外一个就是从2月27日到3月2日的MWC 2017巴塞罗那世界移动大会了,而从目前来看,MWC也许更适合谷歌的智能手表亮相。

但是,谷歌也有可能选择在自己的发布会上发布新产品,比如10月4日的发布会就带来了Pixel智能手机。因此谷歌也有可能选择在年初为自己的智能手表举办一场独立的发布会。

虽然谷歌的I/O大会是非常不错的时机,但是到时候已经成为了第二季度,不过目前来看,除了时间与爆料大神的曝光不太相符之前,I/O大会绝对是新的智能手表硬件以及Android Wear 2.0系统亮相的好机会。

圆形表盘、两个版本

根据Android Police曝光的渲染图来看,这两款简洁的智能手表很有可能就是Pixel未来的`设计风格。

显然,左侧尺寸更大的就是代号为Angelfish的那一款,它拥有更大的显示屏、物理按钮,而另外一款Swordfish则相对较小,并且也没有物理表冠按钮设计。不过相比之下,Swordfish的设计风格也要更简洁一些。不过Android Police表示,谷歌的MODE模式Android Wear将不会支持Angelfish。

关于尺寸,消息称Angelfish的表盘厚度为14毫米,表盘直径为43.5毫米,而这要比Moto 360的46毫米稍小,但是比Apple Watch的52毫米更大。而另外一款Swordfish则使用了更标准的42毫米至直径表盘,厚度为10.6毫米,要比Moto 360厚了0.8毫米。

目前为止,我们只听说Angelfish拥有名为Titanium的银灰色一种配色,而另外一款Swordfish则会有银色、钛色和玫瑰金三种配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谷歌的两款智能手表采用了圆形表盘设计,但是并不像Moto 360那样有一个“轮胎屏”,没有在底部出现黑色的空白区域。要知道,Moto 360这样的设计为摩托罗拉带来了很大的争议,虽然这个区域是为内部的设计和组件以及传感器进行的妥协,但是从渲染图上我们很高兴的看到谷歌并没有犯同样的错误。

不过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定这唯一的一张渲染图真实性,毕竟考虑到它的来源,这张图片还有出现变数的可能。另外目前这两款智能手表都还处于早期的开发原型阶段,因此不仅外观会变,甚至还有可能不会与我们见面也说不定。

  

骁龙1100/2100处理器

同样是根据Android Police的消息称,Angelfish将会是一款能够真正独立使用的智能手表,并且在硬件性能上将会比较强大,包括4G/LTE调至解调器、GPS和心率传感器等。而相比之下,Swordfish则会在功能上有所缩水。

虽然我们目前只知道这些特性,但是根据这些消息就能猜出,Pixel智能手表很有可能使用的是高通最新的处理器。毕竟谷歌一直以来和高通的关系就不错,再加上Pixel和Pixel XL都使用的是高通骁龙821处理器,因此对于智能手表产品来说,同样也会选择高通的产品。

目前来看,谷歌很有可能为两款智能手表配备不同的高通处理器。早在今年2月,高通就发布了专为可穿戴设备打造的骁龙210处理器,并且包括华硕ZenWatch 3和Fossil Q系列智能手表都已经开始采用。

而随后在今年5月,高通又宣布推出了骁龙1100,这款处理器支持Cat.1、Wi-Fi、蓝牙和音频输入。同时还内置了iZat定位技术,可以实现更精准的室内定位、速度和时间统计。

很明显,骁龙Wear 1100是专为健康追踪设备打造的处理,而骁龙Wear 820则要更高端一些,并且很有可能使用在诸如智能手表这样更复杂的设备上。

当然,两款处理器都是使用了28nm工艺制造,并且支持4G连接。尽管Wear 1100只支持简单的2D用户界面,但是Wear 2100则可以支持640×480分辨率、60fps的画面。同时Wear 2100还支持更快的LPDDR3 RAM(与Wear 1100相比),内置了四个Cortex-A7核心和Adreno 304 GPU,支持OpenGL ES 3.0。而相比之下,Wear 1100则只有一个单核Cortex-A7核心以及集成GPU。

而我们希望谷歌当然能够在Pixel智能手表上使用骁龙Wear 2100处理器了,当然如果高通在明年发布新的可穿戴设备处理器,那么谷歌自然也会继续跟进。

不过我们同样不能忽略的就是三星。这家韩国电子巨头刚刚宣布开始量产全新的Exynos 7 Dual 7270处理器,Exynos7270采用了两颗Cortex-A53核心,集成LTE基带(Cat.4/2CA),通讯模块支持Wi-Fi、蓝牙、GNSS定位系统等。相比28nm,Exynos7270的电源效率提高了20%,续航会有着明显的提升。因此这也是与高通Wear 2100相比最大的优势。

Android Wear 2.0系统

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Android Police的消息称谷歌将为Pixel智能手表预装最新的Android Wear 2.0操作系统。而第一代Android Wear早在2016年3月就已经发布,但是目前来看发展状况并不是很好,依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2016年的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正式公布了Android Wear 2.0系统,并且将增加许多新特性,比如独立的App运行、支持手写识别、虚拟键盘、OLED屏幕增加黑色背景(节省电量)以及全新的圆形UI等。而现在Android Wear 2.0系统只有开发者预览版,并且只支持少数智能手表,而完整版的An ……此处隐藏971个字……是和一位人工智能助手谈话。虽然这并不完美,但是朝着我们喜欢的方向发展。

苹果和谷歌都充分利用了语音控制功能,并且取代的触控屏,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方便的选择。尽管这并非100%准确,但是可以更有效的响应通知等截面的操作。而Google Assistant现在要比Siri更智能,但是涉及到特例词语来回答对方问题还是效率不高,这意味着无论是苹果和谷歌都需要继续努力。

追踪

苹果想方设法去宣传Apple Watch的健康管理与健身功能。与Apple Watch Series 2的车载感应器一样,可GPS定位、测量心率、步数与睡眠监控(需下载第三方App),可连接iPhone的健康管理类App。

苹果注重为跑者与游泳人士提供健康管理、GPS定位以及防水功能,如Apple Watch Series 2就是一款定位为健身的设备。除了苹果本身自带的跟踪功能外,还可自行下载Strava与Runkeeper。然而第一代Apple Watch缺少这些功能,所以其跟踪效果很有限。

Android WeAR品牌众多,型号五花八门,多数都提供步数、睡眠以及心率的跟踪记录。如一些高端品牌如华硕ZenWatch 3就不提供心率记录。Google Fit作为Android WeAR的标配,WeAR 2.0系列中可提供更广泛的健身支持,方便在健身房中跟踪各项健身设备,不限于跑步、单车这类基础运动。

App

苹果在iPhone上首创移动应用商店概念,各家厂商和开发者们争先推荐自家产品入住,而Apple Watch的问世,更成了各家产品斗技的舞台。

目前,Apple Watch可选应用有1万多款,这些应用有的来自著名开发商,有的是发烧友开发的趣味项目,它们功能强大,可解锁汽车、跟踪一下班航班信息或叫出租车,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Android WeAR的一大亮点之一是放权第三方开发商,方便各种应用推送通知,即使该应用久未更新。开发者们可以在应用的基础功能上设计更多的互动元素,甚至可以对只运用于智能腕表本身的程序做改动。

价格

虽然Apple Watch一贯瞄准高端市场,但随着Android WeAR高配版问世,苹果在高端市场上一家独大的局势被打破。要想选择高端智能腕表,Apple Watch与Android WeAR都提供了大量选择。

如Apple Watch精密陶瓷款,38mm版本与42mm版本售价均近1299美元。Apple Watch Series 2 Sport起售价269美元,不锈钢版却要价549美元。若要选配不同材质的表带,尤其是像米兰风环形表带这种优质设计,价格就更加昂贵。

而Android WeAR与众多开发商合作,价格上更有优势。Fossil Q MARshal要价295美元,而华硕ZenWatch 3要价229美元,功能强大的Nixon The Mission售价为400美元,而豪雅是最贵的智能手表,售价高达1500美元。而Moto 360 Sport不到200美元就能买到。

总结

可见在价格方面,Android WeAR更有竞争力。而对苹果公司而言,Apple Watch Series 1、Series 2的发布是相当成功的尝试,让苹果有机会提供一些价格比较亲民又潮范儿十足的产品。

总之,苹果与Android除了在以上五大领域继续竞争之外,在硬件、软件方面也有一番较量。目前Apple Watch只支持iOS系统,不兼容Android WeAR。而Android WeAR手表能连接iPhone电话,但功能受限,体验差强人意。

苹果的软件与硬件早就紧密结合在一起,而WatchOS 3将软硬件结合更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是专注的魅力与成功。反观Android WeAR集思广益,让豪雅、Fossil、卡西欧等更多厂商参与进来,共同突破硬件领域,追求优质设计。其在软件方面也紧追苹果不放,努力缩小差距,Android WeAR 2.0获得突破性进展,证明Android WeAR在“软实力”也不可小觑。

  谷歌智能手表的特点3

当年曾令人眼前一亮的Google Glass谷歌眼镜一度引发了智能穿戴的热潮,而在智能手表领域中,谷歌却一直没有实际的产品出现,不免让我们始终充满期待。此前不断有消息称谷歌即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Pixel Watch智能手表,但这一计划目前已经确认泡汤。

据国外权威媒体Tom Guide报道称,谷歌已经向他们确认:今年并没有发布智能手表的计划。这个消息来源是谷歌负责Wear OS系统的首席工程师Miles Barr,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到:我想我们还没有想好如何去做一个可以真正面向大众的智能手表。

尴尬:智能手表注定是小众产品?

回顾智能手表领域这些年的发展,谷歌工程师Miles Barr似乎道出了智能手表领域尴尬的现状。此前苹果曾经尝试将智能手表打造为时尚新宠的定位,而现实情况是:尽管智能手表的功能不断被强化,但是最核心的用途依然是在健身领域。

智能手表的'出现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甚至已经越来越像一个独立的手机而存在。尽管Apple Watch的销量确实还不错,但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苹果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在发布初期形成的一股风气。时至今日,当用户的需求趋于冷静的时候,或许只有那些真正需要的用户才会购买一款智能手表吧。

Apple Watch是否是成功的产品,我们无法轻易下结论。但是摆在谷歌面前的尴尬情况是,做一个跟Apple Watch类似的产品,那么意义何在?毕竟对于谷歌这样的公司而言,与其让他们跟随其他品牌,倒不如让他们彻底放弃这个市场。

如果谷歌未能在智能手表领域获得决定性的突破,或许Pixel Watch智能手表真的就不会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毕竟谷歌不是一款卖硬件的公司,而是要借助硬件来卖软件和数据。

  

鸡肋:新鲜几天就成吃灰产品

或许在谷歌看来,目前阶段智能手表还很难形成彻底颠覆性的设计,从而适合普罗大众每一个人的需求。如果将智能手表的功能无限拓展,那么最终打造的不就是一部戴在手腕上的手机么?这样的逻辑似乎永远存在着矛盾,或许谷歌真的不看好当前的智能手表。

而从笔者身边的实际案例上来看,当初很多同事都在第一时间购买了Apple Watch,但是至今仍然在佩戴的反倒成了个例。笔者也曾多次纠结要不要购买,但是每每想到买来能做什么?只是看个时间?毕竟我也不爱健身,于是便在纠结中放弃了。

而在使用层面上来看,续航很短,需要经常充电、屏幕太小、体验不佳、功能有限。用户们对于智能手表吐槽的声音却始终没有停止过。毕竟要想在这么小的空间内提供出色的性能和优异的体验,真的是有些超脱当前技术能力的范畴了。

或许对于很多人而言,智能手表就好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罢了!

《谷歌智能手表的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